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78信息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中国妇女报、新华网:女装装不下女性了吗? 从来没人告诉我男装这么好穿,原来女装也会有粉红税!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中国妇女报、新华网:女装装不下女性了吗? 从来没人告诉我男装这么好穿,原来女装也会有粉红税!

发布时间:2024-08-09 11:51:26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中国妇女报、新华网:女装装不下女性了吗? 从来没人告诉我男装这么好穿,原来女装也会有粉红税!

下面给大家讲解“中国妇女报、新华网:女装装不下女性了吗? 从来没人告诉我男装这么好穿,原来女装也会有粉红税!”的知识,本站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聚合(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只是一个免费信息分享网站,文章仅供阅读参考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核对后马上删除,谢谢!

 

中国妇女报、新华网:女装装不下女性了吗? 从来没人告诉我男装这么好穿,原来女装也会有粉红税! 

中国妇女报、新华网:女装装不下女性了吗?

典型的飞来波女孩

美国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产生了今天我们所认为的第一次女性自主意识的崛起,产生了在当时被很多人认为离经叛道的行为举动,而这些女孩也被用一个略带有轻蔑性的称呼“flapper”来称呼,中文直译为飞来波。

一、“Flapper”的词源

这个词有记载以来,1903年首次出现在英国,1904年出现在美国,当时小说家戴斯蒙德在他的大学牛津生活故事中使用这个词,他写道:“There's a stunning flapper”(有一个令人惊叹的飞来波女孩)。1907年,英国演员乔治格雷夫斯向美国人解释说这是形容表演舞蹈戏剧女孩的俚语。也被称为舞者,在乔治格雷夫斯的记载中中,她像一只小鸟一样跳起来。这是一个非常贴切的形容词。

但是这个词真正是火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个时候的美国女孩习惯将自己的大衣的扣子解开,让衣摆在走路时晃动,而晃动则与“flapper”一词的本意相同,并且看起来更加独立,标志着自己已经从古板的紧身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中走了出来。

二、形成的背景与原因

飞来波女孩形成的一大原因是一战的结束,残酷的堑壕战,令每一个参加过战争的人都感到毛骨悚然。更不用说战争导致了大量的伤亡和紧随其中的西班牙流感,使得年轻人感觉到生活是短暂的,可能随时就会结束。因此,年轻女性想要过上自己的青春,拥有享受生活和自由,而不是只是呆在家里等待男人嫁给他们。毕竟,人生苦短。

我们完全可以说,在所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旧的正统观念和权威,当它结束时,政府,教会,学校和家庭都没有像过去那样有能力管理人类的生活。这是一种风俗和道德的深刻变化,使社会变得更加自由和不受约束。女性和其他人一样受益于这一点。对她们来说,那些行为上的道德说教都不再具有可信度,而且在公共场所无人陪伴的露面,或使用或草,甚至婚前关系都不再受到约束。

而当时的政治环境又为女性的自由提供了一定的条件,1920年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颁布, 禁止任何美国公民因性别因素被剥夺选举权。

这至少在政治上已经承认了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女孩在工作场所有更多的机会,甚至从事传统的男性工作,如医生,律师,工程师和飞行员。消费主义的兴起也促进了“实现和自由”(fulfilment and freedom)的理想,鼓励女性独立思考自己的服装,职业,或者社交活动。

阿梅莉亚·埃尔哈特 第一个女飞行员

汽车的发明与普及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许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有些不可思议,但正是汽车的发明使得女性可以不受限制的出行,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不再经受公共交通工具对于女性的各种限制。

三、典型的飞来波女孩形象

典型的飞来波女孩在打扮上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裁剪短裙,将裙子提到膝盖以上

2、改变自己的发型,更多的采用偏男性发式

3、穿高跟鞋和丝袜

4、抵制紧身胸衣甚至有的连胸罩都去掉

而在更加深远的社会意义上,每一名飞来波女孩我们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潜在的女权主义者。在生活和思想上她们有很多不同于旧女性的地方。虽然当时可能认为飞来波女孩只是一种堕落的时尚,但它的影响力远比一时的时尚风潮要大得多。更多女性获得独立,开始在家庭以外工作,并寻求投票权和其他权利,飞来波是现代女性,在当时通常被人通常被称为'新女性'。飞来波女孩显示,女性应该更关心自己而不是在生活中取悦男人。这是女性第一次真正专注于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飞来波女孩也体现了智力和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满足男性的需求。

四、飞来波女孩打扮背后的政治隐喻

时尚的变化我们可以解释为是女性首先在自身形象上对当时男权社会的一次反动,短裙和短发可以被视为是性解放的象征,而旧式的紧身胸衣则被认为是逢迎男性的体现。更加柔软的胸衣,一方面使得女性的整体身材更加平直,显得更加有男子气息,扁平的胸部对女性来说更加有吸引力,她们认为这样是成熟的象征,是独立的表现。

而在发式上,这一切则表现的更加明显,当时最为流行的一种发式被人称为“鲍勃发式”(Bob cut),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男士发型,只不过经过了女性化改良使得更加适合女性。

而在皮肤色泽上,最开始的以白为美的审美取向被女孩们所抛弃,女孩们开始追求晒黑的皮肤,这意味着亲在参与到工作与劳动中去,并且代表了一种休闲的生活,女孩们想要看起来更加健康,运动。

五、飞来波女孩的结束

正如飞来波女孩的兴起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大萧条的开始,又使得女孩们无法承受最新潮流和新颖的生活方式。曾经充满活力的飞来波女孩回归到她们的下垂裙摆。同时随着经济的日渐崩溃,一种突如其来的严肃的语气弥漫在公众身边。过渡到30年代并非易事。诸如“做和修补”(Make do and Mend)口号等活动正在变得普遍,以确保整个社会都没有过度消费。

而之后二战的爆发,女性们逐渐走入工厂,承担因为征兵而空缺的岗位,高体力的工作要求更加使得女孩们放弃裙子,而穿起长裤。

到了1934年,我们现在认为的典型的飞来波女孩形象已经消失了。

文史君说:

虽然因为战争或者经济变化,飞来波女孩的形象似乎是在一夜间消失,但是它的意义却始终留存,那就是女性可以主管自己的命运,而这也是它作为女权运动的先声所在。虽然这时的女性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被当时的男权社会所压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受制于时代局限性,她们下意识的反动就是在打扮上趋于男性化同时在生活上做男性或者社会主流所禁止做的。

在下一个时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女权运动真正的开始,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飞来波女孩们自发而真诚的反抗。

参考文献

1.Joshua Zeitz :《Flapper: A Madcap Story of Sex, Style, Celebrity, and the Women Who Made America Modern》,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2006

2.Sagert, Kelly Boyer:《Flappers: A Guide to an American Subculture》,Santa Barbara CA: Greenwood Press.,2010

3. Langley:《S. Roaring '20s fashions: Deco. Atglen》,PA: Schiffer Publishing,2006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陈志臻)

2023年已拥有了地球上最热的一天,然而在北半球的这个夏季,有些衣裳一定不是为了穿着凉快才越做越小。

不久前,一名29岁、生活在中国四川的黄女士站在阳台上晾衣服。她的目光在两件T恤衫间来回移动,感到“恍惚”——自己的上衣,尺寸竟然和8岁女儿的上衣差不多大。

这位女士把自己的困惑发到社交媒体上,引发不少网友共鸣。有个姑娘说,她身高1.67米,体重42公斤,“过轻”并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然而通过网衣服的时候,她常常遇到小码穿不上、不得不换成大码的情况。很显然,并不是因为她体型“大”,而是因为衣服“小”。

“不同店铺的尺码设定相差很大。”翻看这个姑娘的衣柜,里面的服装尺码从XS到L都有。有的品牌衣服做得实在太小,她甚至得考虑买加大码,“才有点活动空间”。

还有一名1.65米、65公斤、体型匀称健康的女性表示,在某知名品牌女装商店,售货员称最大尺码是2XL(俗称“加加大”),“但你可能还是穿不进去”。她不服气,拿着那件T恤衫进了试衣间,结果连头都套不进去。

这个夏天,就连通常情况下身材管理严格的女明星,也在被小码女装“拒绝”。有女明星发微博称,她很喜欢某品牌服装,但其对身材要求苛刻,“100斤以上没有资格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点开一款在售连衣裙的尺码数据表,S码(小号)的腰围是54厘米,L码(大号)也只有62厘米。根据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22年发布的《第五次中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24岁中国女性平均腰围大约72.8厘米,25至29岁的女性平均腰围74.4厘米。

腰围60厘米以下的连衣裙,拥有“平均腰围”的青年女性根本穿不上。

某电商平台一款在售连衣裙的尺码数据表中,S码(小号)的腰围是54厘米,L码(大号)是62厘米。网络截图

设计师“抄”流行的,衣服才卖得好

服装设计师Grace Chen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大多数女装电商都会盯紧大众流行风格,“如果一定要面向小众人群,价格不够高、销量不够大的情况下,生意就会非常危险”。

她表示,服装新品的策划和设计必须早于季节到来时,夏季设计冬装,冬季设计来年夏装。另一位设计师大媛解释,服装上市前至少3个月,他们就要开始提前预判潮流趋势、预测“爆款”。

在Grace Chen看来,服装圈有自己的时尚游戏,引领游戏的世界知名品牌有20家左右,他们宣布“下一季”服装流行趋势。“国际一线品牌举大旗,其他品牌跟着响应号召,大家一级抄一级,这就是预测的方式。”

她进一步解释,“设计师品牌”抄“一线品牌高定秀场”;天猫商城店铺抄“设计师品牌”;淘宝个人店铺抄天猫品牌和网红博主。在这场游戏中,不能越级抄袭,那可能会脱离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品位。

当下,女装圈流行所谓“辣妹风”“女团风”。这些风格的女装普遍短、露、紧。一个名为Brandy Melville的意大利品牌很具有代表性,它的女装尺码定位是“小码”及“均码”,目标客户主要是身材格外娇小纤瘦的女性。

在众多女明星和大量网红博主的助推下,该品牌形成了一股潮流,很多年轻女性“以穿得上它为荣”。跟风潮流意味着销量更大,各种该品牌“同款穿搭”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走红。小码女装“声势浩大”,业界人士和消费者都身不由己地被裹挟。今年,一向注重服装“功能、材质、舒适度、风格、手感”的日本品牌优衣库也开始推出“辣妹系列”。

面对流行趋势,很多女装设计师失去了话语权。设计师杨盈盈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原则上,每个设计师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但产品要看市场反馈。

“很多设计师只能去抄,大家都做的才是流行的,抄流行的才能卖得好、挣到钱。”Grace Chen说。

有业内人士介绍,很多女装网店根本没有设计师,或者说他们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融款(将不同品牌服装的设计方案进行拆分、重组,形成新设计——记者注)”。大媛说,“比如今年流行的是‘辣妹风’,很多店铺都会将这种流行元素提取并运用到自家的衣服中”。此外,因为“融款”省掉了设计环节,店铺市场反应速度非常快,他们能够早于竞争对手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

设计师詹达接触过很多标榜“小众设计”的服装店铺“主理人”,他们并非服装设计专业出身。“有些是网络红人,凭审美和粉丝基础就开始做女装。”根据詹达的观察,他们普遍对标准尺码没有概念,参考自己的衣服尺码来确定店铺款式的尺码,如果他们体型瘦小,售卖的服装尺码就偏小。多数时候,设计师只能提提建议,“学校里学的标准尺码规则左右不了老板的想法”。

詹达表示,小码风格从2020年就已经开始流行,“之所以大家最近才有感觉,是因为市场反应有点滞后。”她同时认为,前几年的审美会教女生穿宽松的衣服,近年来年轻女性越来越自信,“想要通过紧身的衣服坦然展示身材曲线,露出小肚子也无所谓。”大家这才注意到,女装尺码变小了。事实上,这些紧身衣服的尺码之前在为“瘦人”服务的过程中,可能就已经向小偏移,只是消费者还没有发现。

设计师杨盈盈曾经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拥有女装流行趋势决定权的大设计师们很多都不是女性,又或者说他们只想把自己的衣服给符合标准的女性穿。”杨盈盈表示,有些风格确实需要窄小的款式来完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在做小尺码。很多优秀的设计师是女性,比如川久保玲和Phoebe Philo。有人把服装越做越小,也有人把服装越做越大,杨盈盈就会为女性设计“大到男性也可以穿的衣服”。

消费者投出了自己的关键一票

“决定每年流行趋势的不仅仅是大牌,还有消费者。”大媛说。

“中国服装零售2021年细分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女装市场份额在服装零售市场中占比56%,男装31%,童装13%。此外,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服饰消费者线上消费比例为62.0%,线下消费比例为38.0%。

服装卖场从商场柜台转移到互联网。网络买家的种种行为数据让市场可以被量化、分析、预测。陶鹏是一家原创女装店铺的老板,他经常研究女性最新的穿搭潮流。他通过一些社交平台上的关键词规划工具,将跟女性穿搭有关的关键词进行导出整理。他还学习使用爬虫软件,利用软件抓取网友在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发言、评论,通过数据清洗后,找到目标群体量最大的流行趋势,如“辣妹”“复古”“少女”等。

很多品牌在销售新品前,都十分注重互联网KOL(关键意见领袖)和网红达人的带动作用。“大一些的品牌让明星穿他们的新品。”大媛说。“明星社交账号评论区也成了商家研究、分析用户喜好的大数据池。”

大媛介绍,每季服装新品准备好之后,她会先找模特拍摄照片,发布在各大社交媒体上,通过文案吸引粉丝和用户点赞或评论。大媛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给工厂下生产任务,“点赞多的款式,我们会加大生产量”。

很多带货直播间也会在新品发布时,用投票方式来确定“之后集中做哪款衣服”。詹达也提到,许多店铺的营销主场已经不在传统电商平台,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积累粉丝,通过发布征集类“帮我选款”的帖子寻找消费者眼中的“爆款”。

有的品牌会发布每种服装款式的设计过程,根据评论反馈,在色彩、细节、图案、款式结构等设计点上调整设计。“其实,最终市场上的爆款,都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款式。”詹达说。

服装定制设计师的身份让Grace Chen可以接触到很多消费者,她在工作中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喜欢、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她从消费者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单位有个同事穿的衣服特别好看,我也想要一件”。一群女性结伴购物时,可能存在一个人,她买什么,剩下的人都跟她买相同或相似的款式。因此,大家往往倾向于去“见过的”。Grace Chen说:“已经见过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一级一级抄下来的东西。”

大部分女性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随手评论的“好看”,可能将自己的下一件女装“变小”。陶鹏在与工厂接触时发现,今年很多服装厂都在生产小码女装。

他还提到,大部分店铺在新品发售时都进行预售,即只发布服装销售信息但并不售卖现货。如果某个款式的加购率或销售反响好就继续做,反响不好就不做,消费者也在用消费行为投出关键一票。“市场的一部分同时掌握在消费者手里。”Grace Chen说,“大家都不去买这个衣服,卖不出去,市场自然发生转变。”

店铺用尺码筛选客户

受生产能力限制,“小作坊”式的服装网店,增加尺码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做小码或均码女装,能有效节约成本。

对陶鹏的店铺来说,比起均码款式的服装,分尺码款式服装的进货价、物流成本、库房压力都要高出不少。“分得越细,面临的积压风险就越大。”他举例解释,一件L码的衣服可以卖给身高165-175厘米的女生,但如果再细分出XL甚至XXL,可能出现某个冷门码数始终卖不掉的情况。

陶鹏曾上架一款成本超过80元的连衣裙,剩下的、退换回来的大码只能卖给收尾货的,价格8元一斤。根据他的经验,处理每季库存时,积压品几乎都是大码。

库存是服装行业的命门,前几年,某国民女装品牌就因为高压库存周转失败而倒下,线上小型店铺的抗风险能力远不如这种大品牌。

“女装大码的退货率明显高于小码。”黄明经营一家女装网店,他表示,“小码退货率在45%左右,大码在65%左右,一些电商直播售出的服装,大码退货率甚至高达7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现,某网红电商店铺只售卖XS、S、M尺码的衣服,其店主在一次直播中解释店不卖大码的原因——如果体型高大或偏胖的消费者买回去,尺码不合适就得退换,小码能从一开始就降低退货风险。

为了避免积压、减少退换货,店铺用尺码筛选客户,“一开始就不做”成了一种普遍选择,有些店铺甚至用2-3档尺寸来代替标准的7档尺寸。

中国最近一次统一更新服装号型标准是在2008年。其中《服装号型女子(GB/T 1335.2-2008)》通过胸腰围差将女性身材分为四类:A(标准)、B(微胖)、C(稍胖)、Y(苗条)。A代表胸腰围差14-18厘米,B是9-13厘米,C是4-8厘米,Y是19-24厘米。

号型系列的构成规范是以各体型中间体为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减。身高以5厘米分档,胸围以4厘米分档,腰围以4厘米、两厘米分档。女装上衣型号可以分为 :XS(150/76A)、 S(155/80A)、M(160/84A)、L(165/88A)、XL(170/92A)等7个尺码。以女上装尺码160/84A为例,84表示适用于胸围在82-85厘米的女性,A指适用于胸腰围差在14-18厘米的女性。

大部分服装工厂在接订单时,都有起订量要求。陶鹏介绍,“一般是每个尺寸起订量500件”。如果要7个尺寸都做,就意味着要定做500×7=3500件。这7个尺码里,可能只有2-3个系列卖得好,其他尺码最终变成或多或少的库存。

为了节省成本,有的线上商家只向工厂定做S、M、L3种尺寸,但销售时设置XS到XXXL7个尺寸选项。“无论买家选XXL还是L,卖家发的货都是L码,唯一不同的是水洗标上的尺寸标识”。

陶鹏表示,如果某款服装供不应求,为了完成“48小时内发货”的承诺,规避罚款机制,有些网店会临时把大码的水洗标改成小码发出。如果买家穿着不合适可以退货,运费由买家承担。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女装尺码不仅变小了,而且十分混乱。

一名消费者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回忆,她有件很喜欢的衣服,旧了,想买件同款,于是到商场取来平时穿的尺码试穿,发现它“太宽松了”。她从L换到M,再从M换到S,终于合身了。

“我居然瘦了!”她很开心,此后成了这家店的常客,还推荐闺蜜去消费。结果闺蜜也表示,尺码偏大,并不合身,查资料得知,商家使用了一种名为“虚荣尺码”的商业手法。

牛津英语词典给“虚荣尺码”的释义是,给衣服附上比实际更小的尺码,以刺激销售。土耳其科奇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两位学者的一项研究探讨了“虚荣尺码”对“积极自我意象”的影响。不少女性追求苗条纤瘦的身材,穿上尺码更小的衣服,可能会引起她们积极的、与身体相关的心理意象。

前述那家服装店,把服装尺寸标小,让L变成M、M号成S,借此提升顾客的好感度,增加购物意愿。这样做的商家多了,女装尺码会更加混乱。

工厂用等量的布做出更多的衣服

詹达平时也经常紧身款式的服装,虽然她会按照商品详情页的尺码表选购,但到货一测量,她往往会发现衣服的实际尺码跟尺码表差距很大。“这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工厂是按件算钱,尺码偏小的话,同样的布可以做出更多的衣服。”詹达说,“别小看一件衣服省下的一点布料,工厂的量大。”

设计方案进入生产线前,服装商家与工厂都要进行“打版”确定尺寸比例,工厂可以按纸样裁剪。理论上,如果做出的产品尺寸出现明显差异,商家可以直接退回工厂。工厂不仅要承担加工费损失,还要承担面料损失。

实际操作起来,没有这么规范。

詹达表示,大的服装品牌设有专门的质检部门,进行责任判定。小型店铺很难实现。小店订单量不多,大的服装工厂也不爱接,就算遇到不太守规矩的小厂,也只能忍耐。

面对推卸责任的工厂,公司希望快速解决问题,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如果还希望它帮我们排单制作,肯定没办法撕破脸,只能索取一些补偿。”

黄明称,这种情况更多地出现在包工包料的服装厂(面料和生产都由工厂负责——记者注),这种工厂主要给网络主播供货。因为做工粗糙,出货速度非常快。“下午下面料,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出货1000条裙子。”黄明合作的工厂做100条裙子至少需要5-7天。“毛货做工”“足够便宜的面料”进入直播间,价格够低,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这类店铺或直播间往往只需要讨好一种目标人群。“店铺主理人或者主播按照自己的身型打版。”最终做出来的尺码也不会很大,版型也只适合与她们身材相似的买家。

当买家拿到衣服发现尺码太小时,可能会想到退货。但因为价格极低,退货的快递费也要10元左右,很多买家觉得不划算,就留下了衣服。黄明公司附近就有这样的店铺,一件衣服净利润在两元左右,每天可以卖出几万件。

记者在同一家网店了同款的两件上衣,到货后比对发现,S(小码,右)比M(中码,左)大。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晓/摄

尺码标准怎么定

中国2008年更新的服装号型标准同1991年的初始版本并无太大变化,仅仅只是在男性和女性尺码设置上做了些微调,基础数据还是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的全国人体测量。

也就是说,现行的服装号型标准,适用的是30多年前的人体体型。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张欣研究员从事人类工效学研究已经20年,他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是像个裁缝一样,为中国人“量体裁衣”。采集数据时,受试者站在“三维人体扫描仪”中,十几秒钟就能完成一种姿态的尺寸测量。这些参数以三维成像的方式被输入电脑,电脑会自动识别出人像身上的测量标记点,只要用鼠标点击计算,就能立即看到超过160项的体型参数。

中国标准院完成的一部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会被作为国家标准进行发布,另一些数据将被企业使用,比如让制鞋厂了解30岁左右中国男性的足部尺寸。

1988年,中国有了第一个“成年人尺寸数据库”。时隔27年,新一轮的人类工效学参数调查计划于2013年正式启动,历时5年,共采集样本量2.6万余人,男女各一半,分了4个年龄层。采集行动在东北华北区、中西部区、云贵川区等6个大区进行,在全国共设立了32个地市级采集点,测量范围包括城镇和乡村。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张欣和他的团队用数据描绘出了中国人的“新体型”。

还未发布的数据显示,男性身高在增长的同时,胸围腰围都变大了。女性胸围在增长,腰围减小,总体上来说,女性的体型变得更好了。

张欣认为,这些数据变化给服装领域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各个服装号型的覆盖率变小了。号型覆盖率变小,意味着根据该号型做出的服装“适合”的人变少了。

过于陈旧的数据对多元化的现代服装行业来说,已经不够用了。“40年前的衣服品类少。”黄明认为,现在的服装款式多元、面料多元,标准尺码的参考性不如以前。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身材差异变化显著。因此,不少国家的尺码标准是按年龄进行划分。虽然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1988年发布的《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中将女性体型按年龄进行了划分,但制定的国家标准尺码并未据此细化。

杨盈盈认为,标准尺码对面向大众身材的设计师来说,是个基础参考数据,但他们不会完全根据这个数据来设计。“标准尺码的参考性仅限于基础款,比如裤子有常规的腰围和臀围尺寸,最基础款式的衬衫也有肩宽和胸围的基础尺寸。”

每个(设计师)品牌都有自己的“廓形”,有些品牌强调“松弛感”,衣服会偏大,有些凸显“身材”,就会将服装设计得更修身一些。杨盈盈介绍,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为了呈现预设的轮廓,需要去改动这些数据。比如让肩部变宽强调力量感,或者把腰围做大呈现中低腰效果。

国家标准尺码仅仅作为参考标准,并未要求强制执行,在不强制且不够用的情况下,尺码如何,“卖衣服的说了算”。

张欣表示,一次全国数据测量采集,投入的人力、金钱和时间成本非常高,一般需要得到国家的支持。张欣和他的团队在2013年启动的人类工效学参数调查即得到了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支持。

Grace Chen提到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客户,一件衣服穿在她身上,袖子明显过长。她说,我手太短了。

“问题难道不是这件衣服的袖子太长了吗?什么时候我们的身体开始为衣服服务了?”Grace Chen认为,很多时候,大家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够穿上S码的衣服,而丧失了关注衣服的本质——为人体服务。

衣服应该服务人,而不是束缚人

今年5月,中国妇女报曾发布报道《女装尺码越来越小?女报评论:这是对女性的“身材霸凌”》,评论中提到女装尺码越做越小,是在推崇瘦到极致的审美,是在“缩水”本该多样的穿衣自由,是无言中对女性的一种“身材霸凌”。

审美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身材有不同的美。每一种美都不该被简单定义。纤细是美,丰腴也是美;白皙干净是美,黝黑健康也是美。衣服本该去适应人,而非人去适应衣服。不断变小的女装尺码将原本正常、多样化的服装,变成了越来越小众的商品,却忽略了真实多样的顾客需求。

故意贩卖身材焦虑的商家,以牺牲顾客健康为代价,绝不值得提倡。如果大众和商家纷纷向一种身材标准看齐,那么不符合此标准的人将很有可能受到歧视,部分人甚至会因为身材焦虑不顾自身体质,去追求损害健康的畸形美。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正在长身体的学生群体更容易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有的女性为了追求与这种尺码相应的“理想身材”,不惜过度节食、吃减肥药、束腰??导致营养失衡、生理期不正常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衣服应该服务人,而不是束缚人。一味地迎合“畸形”审美,用越做越小的尺码去桎梏审美,只顾误导消费者的商家,终会被时代和觉醒的顾客所抛弃。

女装尺码越来越小 “童装款”女装引发争议

女装尺码越来越小 “童装款”女装引发争议-新华网 (xinhuanet.com)

“现在的女装为什么越来越小?”“女装的尺码是不是都缩水了?”近日,有关女装尺码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否真的小到像童装?普通身材女性到底能不能穿上比较短小的衣服?5月25日,记者走访济南多家服装店进行体验。

某服装店内,一均码上衣腰部与手掌几乎等长。

现场试穿——

衣服明显有紧绷感

“能拿这件衣服给我试试吗?”5月25日上午十点左右,在济南市恒隆广场四楼的某服装店已经有一些顾客在挑选衣服,一排排衣服被整齐地挂在店内。

在该服装店内,各色短上衣占据了该店2/3的位置。大部分衣服都是短款、紧身的样式,有的上衣与3岁左右的童装大小相似,放眼望去佛进入了“童装店”。“确实有3岁左右小朋友来这里买衣服。”店员称。

记者随机选择了两件上衣,发现吊牌产品规格一栏均写着:160/84A。记者身高170厘米,体重50公斤,远远不符合吊牌显示的尺码。“我家上衣都是均码,你可以穿上。”店员称。记者穿上其中一件后,明显感觉到紧绷,并且该上衣长度连肚脐的位置都没达到。另一件上衣布料为针织,稍显宽松,记者穿上后并没有紧绷感,长度刚刚到肚脐位置。

记者走进济南市世茂广场某快时尚品牌店,看见了一套衣服,以为是童装,翻看吊牌得知是女装,拿起比量,M码女装和童装110码一样大,甚至女装还比童装窄1厘米左右。

来自日本的知名快时尚品牌今年也出售了不少这种“童装款”的上衣,上衣标语写着“利落短款设计,时尚显比例”。这样的衣服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在店内,有顾客拿了三件短小修身的衣服去试衣间。记者注意到,该店内的一款短小T恤的尺码为XL码、165/92A,而店内同样是XL码、165/92A的一款宽松黄色T恤明显比该短小T恤要大一些,目测,两件衣服长度差5厘米左右,宽度差3厘米左右。

“现在对于衣服的尺码没有统一的标准。”有服装店的工作人员透露,“有些品牌店的衣服有时是根据品牌的模特身高和体重进行设计的,像专门售卖短款衣服的店铺,她们的模特可能是瘦小型的。”

延伸调查——

穿衣爱好还是身材焦虑?

女装越来越小究竟是个人的穿衣爱好还是商家施加的身材焦虑?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我很喜欢这样的穿衣风格,平时其他的衣服都是这样的。”在恒隆广场某女装店内,一位高160厘米左右的顾客安女士和她的同学正挑选着衣服,对于短小的上衣,她认为跟个人的穿衣风格有关。“任何人都可以穿,只不过有些人不喜欢。有些衣服我穿其实也有点小,但是我可以接受。其他人可能就觉得这样不好看,所以她们就不会尝试。”

有人觉得短小的衣服与个人的穿衣爱好有关,也有人明确表示,自己不会穿。济南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平时逛街时看到过很多这样的衣服,也试过一次这样短小的上衣,但是根本就穿不上,自此她便不再尝试。“我感觉这些衣服其实在加深女性的身材焦虑,当我穿不上这些衣服的时候,我就觉得一定要减肥了,不然穿衣服不好看。”

不仅线下对该类衣物有不同的声音,在某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也“吵翻了天”。有网友质疑:“现在的衣服怎么了,M码穿起来跟XS一样。”“这些衣服的尺码就不合理,70到80斤S码,80到90斤M码,90到100斤就L码,100斤以上就是XL码了,用正常普通的体重穿XL,这难道不是在制造身材焦虑吗?”

也有网友表示:“事实上各种购物软件和实体店五花八门的衣服都有。买宽松或者瘦的衣服也没有人管。”更有网友留言评论:“穿不上就穿不上呗,商家不焦虑自己的衣服是否能卖出去,买家倒是焦虑起来了。”

专家意见——

尊重市场倡导多元审美

对于女装越来越小引起的热议,记者联系了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晴。

“女装越来越小是因为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张晴表示。

“每个人都有穿衣自由。”对于今年比较火热的短小款衣服,张晴认为,需从两方面看待。“如果消费者可以穿上,并且认为好看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不能穿还非要穿,或许就会倒逼着一些原本身体健康的女性产生心理和审美误区,比如过度追求瘦。这并不是一种好的消费引导。”

张晴也谈道,商家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可以利用舆论的力量,倡导多元审美。”(文/片 记者 杜春娜 史安琪 实习生 尚亦菲)


从来没人告诉我男装这么好穿,原来女装也会有粉红税!

男款衣服除了颜色比较单一,其他真的都比女装性价比高!

真的是市面上的女装越做越小了,真的别怪女装退换货率高,快递成本也会算到衣服上面的。越来越恶性循环!

男装裤子的裤兜都特别大 ,女装很多裤兜手机都放不下 ,一蹲下来就掉出来了[尬笑]其他都还好,最羡慕的是男装衣服基本都有内兜,放贵重物品(钱包证件之类)什么的会很方便,不怕丢。这玩意也不影响美观啊,完全不理解为什么女装几乎不做内兜[泣不成声]

能掏出一条狗是真的,我朋友有一次从外面回来,就从外套口袋里掏出来一条雪纳瑞[二哈]也能把猫塞进去,女装呢,猫头都够呛塞下去

谈恋爱时候出门从不背包,他口袋放一切,我手机都不用拿,需要什么直接伸手。

男装裤子兜深的可以放下半个家产!

好离谱的裤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女生真的一生要多花好多冤枉钱!

一件女装宽松版polo连衣裙和一件男装xl的polo t,样子颜色图案都一样,大小看详情给的数据差不多,就有些长个一两公分吧。女装冰丝面料还卖两百多,男装蚕丝面料卖69。当下就忍不住骂出声来并下单男装。蚕丝那么长一件69,真香[泣不成声]

我会买手持挂烫机的主要原因是,有些衣服放到下次穿皱得像咸菜!

我觉得女人的衣服除了好看一无是处[泪奔]女装不做小点,怎么卖你们包包呢而且女士包包有的就很小,放个钱包手机钥匙没地方了,还得买大包包[尬笑]

为啥女装退货率高,因为质量差啊,版型差,还有p图太狠,收到货感觉都不是同一件衣服。我买的69的裤子,收到了,一股子难闻的味道,洗了也有。想着洗过了就没退,但是真的是差,工业垃圾。69是很便宜,但是也不至于用垃圾来做衣服吧。

不光是衣服,男士洗发水护肤品还有内裤什么的都比女式的好用好穿,我之前去超市买一次性内裤也是,男士的14块钱4条,女士10块钱两条[疑问]每到打折的时候,我就很羡慕男装,真三折,就怕人不买!阿玛尼有个面霜我记得女款两千多男款八百多成分都差不多[泪奔]

做过多年导购的亲自现身说法,男装女装和童装的区别,有没有服装业的人说说,为什么这样区别制作呢?

买过男款冲锋衣,口袋多得吓人,而且里边可套各种乱七八糟的衣服还能很好的包起来,价格也比女装便宜,冲锋裤也是口袋很深,我是穿了男装外套才实现了从怀里掏兜的愿望!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78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