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岸”到“入门” 职场新人如何顺利度过试用期 职场妈妈不下班:被遮蔽的“第二轮班”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从“上岸”到“入门” 职场新人如何顺利度过试用期 职场妈妈不下班:被遮蔽的“第二轮班”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从“上岸”到“入门” 职场新人如何顺利度过试用期
如今,应届毕业生们正陆续迈入职场,开始新的人生阶段。但面对由学生到职场人身份的转变,许多职场新人仍然感到焦虑和困惑,“试用期”也成为他们摸索成长的重要阶段。如何化解入职焦虑、顺利度过试用期,成为职场新人的重要一课。
“我现在每天都很焦虑,害怕过不了试用期”
95后林雨欣今年硕士毕业,在厦门的一家公司做展陈策划,刚进公司就加入核心业务部门,本以为可以从基础工作慢慢做起,没想到入职没多久领导就交给她一个大项目,让她措手不及,“这个项目是我这个刚入职两个月的新人可以全盘接手的吗?”林雨欣开始焦虑起来,害怕因为能力不足拖了同事的后腿。
商业展览要求策展人前期搜集大量资料,与各方协调沟通,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全新的流程让林雨欣很不习惯,“也没有人带我,领导好像默认了我一上来就什么都会”。
来自深圳的边晓故同样对新工作一头雾水。从广播电视专业毕业,到一家外贸公司做市场策划,她发现自己对很多行业内的专业知识都很陌生。“同事们讨论的时候喜欢用一些英文缩写的专业词汇,我有时候听不懂,还挺无助的。”
不仅如此,边晓故还感受到了“同辈压力”。在此之前,她因为一直在准备考研迟迟没能进入职场,在她看来,职场经验不足让她与同龄人相比似乎落后了一大截,“特别是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看到其他同事游刃有余,自己就感到压力很大”。
“我现在每天都很焦虑,害怕过不了试用期。”林雨欣觉得,这几次领导交给她的任务,她都没有完成得很好。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开始也不好意思开口向同事求助,“之前总在网上刷到职场勾心斗角的视频,我很担心去找同事要资料,人家会不会觉得我想剽窃他们的想法”。
边晓故也觉得,自己到现在还在“学生”的状态里,尽管同事们都很好,但她仍然无法做到自如地跟他们相处,“说话要加很多限定词语,很怕得罪大家。也不好意思去请教问题,怕大家觉得我什么都不懂。”
试用期新人如何尽快融入集体
试用期如何尽快融入集体,学会与新同事相处?在豆瓣的求助帖中,很多职场新人都提出了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困惑。
在北京工作的应届毕业生隋波玉进入试用期不到一个月,因为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常常感觉无法很好地融入。最近公司又来了一位新同事,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很快成为大家口中靠谱的“职场便利贴”。“我觉得他挺勇敢的,至少他主动迈出了第一步。”在隋波玉看来,成为“职场便利贴”也不失为一种快速融入集体的方式。
边晓故觉得,自己就是典型的“便利贴女孩”,她乐于通过处理职场中的琐事来维持与同事间的关系。她表示,刚接触新的领域,当遇到较难的业务时,总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反而是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会让我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会得到一些心理慰藉”。
林雨欣则认为,“便利贴”的工作会把自己放在一个更低的位置上,以后再想提升就很困难了。“就算你当下没有很要紧的项目,你也应该拿这些时间去提升自己,而不是去帮同事打杂。”
有10年从业经历的资深人力资源师李木子认为,在不影响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一些“举手之劳”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则要学会及时拒绝,“我汇报给谁我就对谁负责,还是应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工作结果”。
如果不知道如何拒绝,可以通过交换的方式,李木子举例:“对方让你打印,你就让对方帮忙送快递。如果让我帮忙他也要付出的话,他还不如自己去干。”
“你应该学会判断谁是希望你‘搭把手’,谁是在故意使唤你。”某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师王璐璐表示,如果不懂拒绝,不仅会占用本职工作时间,更可能会让其他人都找上你,“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在试用期更有方向、有目标地成长
被领导指出问题后,林雨欣觉得不能再焦虑下去了。她尝试请教身边的同事,发现同事都很耐心地解答,不会介意自己是小白,“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大胆提出来,这样同事也可以及时帮你解决和校正。”
在李木子看来,职场新人除了要有积极乐观不抱怨、学习能力强的素质外,还需要具备“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职业习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闷着不说,也不要等事情完全搞定了再告诉领导,“如果遇到困难你不讲,到最后出问题了就收不了场了”。
隋波玉也发现,与领导沟通对她来说是件难事儿。在初入职场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领导经常提出一些超越她自身能力的要求;有时下班按时走,会被领导批评说没有报备;汇报的时候跟领导的沟通也经常不太顺利。
与领导相处,李木子认为应该做好两点:一是学会适应领导的风格,根据领导交代任务时的重点确定汇报的优先级,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寻求帮助;二是学会调整领导对自己的预期。对于领导分配的任务及其结果,要跟他反复沟通和确认,同时评估自身能力,避免领导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出现偏差。
针对职场新人在试用期最容易出现的几大问题,李木子提出建议:
首先,要转变学生身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要遇到问题想都不想就开口问,而是要在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问。
其次,要明确试用期考核标准,最好落实到书面或邮件上,注意在工作中留痕。
第三,要去发现工作的价值,并在职场中树立榜样。了解你所做工作背后是解决了什么问题,更有方向、有目标地去成长,帮助自己拿到相应的工作结果。
最后,要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同时也要有技巧地拒绝掉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项,把重心放到产出工作结果上面。
为了化解焦虑,边晓故选择在下班后去运动、散心,和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在业余时间,她也会去参加一些贸易方面的沙龙和展会,学习专业知识。“我觉得试用期更像是一种双向选择,它会让你初步了解所在的公司是干什么的,你未来的发展是怎么样,在心里做好一个切合实际的规划。对于公司而言,也会考量你到底适不适合这份工作。”边晓故觉得,如果一开始就进入一个正式的工作期,反而会觉得压力更大。
王璐璐表示,在工作中要尽量去做喜欢且擅长的事,“工作占据我们人生太长时间了,做自己擅长的事,可能有时候也会很累,但你会享受这个过程。”她还建议,职场新人不要一上来就“透支”自己的身体,要懂得“细水长流”,“很多潜力都是在中后期爆发的,前期如果绷得太紧,后期在竞争中就没有气力了。”
(应受访者要求,林雨欣、边晓故、隋波玉、王璐璐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黄冲,李沛然
职场妈妈不下班:被遮蔽的“第二轮班”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原标题:《职场妈妈不下班》:被遮蔽的“第二轮班”|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致敬辞
近年来,伴随性别议题在社交媒体的凸显,女性在职场与家庭中面临的结构性不平等引发了广泛关注。《职场妈妈不下班》探讨了一个长期以来困扰女性的难题: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双肩挑。上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对美国双职工家庭展开历时八年的追踪研究,她以翔实、丰富的一手资料,开创性地揭示职场妈妈回家后被遮蔽的“第二轮班”。
我们致敬《职场妈妈不下班》,致敬它极具共情、细腻的分析,呼应并照见当前城市育龄女性普遍面对的性别困境。我们致敬霍克希尔德,致敬她以社会学家的穿透力,反思并洞察更深层次的家庭照料危机,为思考婚姻、家庭、代际关系提供了超越性别框架的视角观照。《职场妈妈不下班》告诉我们,重估照料劳动的价值、提升男性的家务参与度不仅关乎性别平等议程,也是亟待正视的社会议题。
答谢辞
非常感谢《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评委会,得知这个消息后我非常感动,尽管中美两国的政治和文化有差异,我们仍然可以彼此分享对事物的看法。其中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我们都非常看重美满和谐的家庭生活。
通过写作《职场妈妈不下班》这本书,我想要试图说明,一个人如何理解男性和女性,真的会影响你的方方面面:你的生活是否幸福,如何表达心中的爱,因何事而感恩,以及作为个体如何走出职场妈妈的困境。我还想说的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它对性别的认知以及工作场所的结构也需要随着女性身份的转变而转变。由此我们一路走来,至今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我非常高兴能够把美国女性的经历分享给中国读者。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职场妈妈不下班》,作者:(美)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译者:肖索未 等,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年9月
《职场妈妈不下班》作者霍克希尔德答谢视频。
这本书
新京报:今年翻译引进的《职场妈妈不下班》是你在学术生涯早期的代表作。当初开始研究并写作《职场妈妈不下班》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呢?
霍克希尔德:写作《职场妈妈不下班》最直接的原因来自于我的亲身经历。当时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同时也是一名年轻的母亲。我非常希望,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的幸福成长这两件事可以同时顺利地进行。但在当时,我还不清楚怎么可以做到这一点。
此外,我当时身处的1980年代,整个美国社会都在发生着变化,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我认为,美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停滞不前的变革”。在今天,仍有三分之二的美国女性在外工作,大多数孩子成长在父母都要在外工作的家庭之中,而市场上几乎一半的劳动力由女性来构成。
社会观念还没有发生改变,并没有多少男性认为,能够做到发自内心地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才是一个有男子气概的好男人。因此,女性在外的工作环境、返家后的家庭环境都没有改善,工作安排上没有灵活性。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美国社会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休教授。美国社会学界情感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这一年
新京报:《职场妈妈不下班》描绘的是1980年代的美国社会中的女性,而在今天,仍然有很多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产生了共鸣。为了实现性别平等,你觉得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霍克希尔德:这场变革在我看来还没有结束。美国的女权运动有两种声音。第一种声音认为,在塑造社会的过程中,女性应该拥有平等的声音和权利。我们还远未实现这个目标;但还有另外一件事:传统上,女性被赋予养育家庭和社群、关怀他人的角色。女性主义的第二种声音认为我们要向前推进,这些事不仅仅由女性去做,也应该让男性共同承担。工作并不是全部,生活不仅仅与经济和金钱有关。关怀家庭、维系社群不仅仅是女性的事,也应该是男人的事。
我所在的资本主义社会更多听到的是第一种声音,即女性需要平等的权利。但要我来说的话,我们还在一些传统观念上挣扎,我们应该推进第二种价值观,这也是女性主义最原本的含义。
采写 | 李永博
编辑 | 王青,张进
- 秋天,请逼自己瘦下来,只需这样做! CBA第1阶段排名如何?最稳定不是北京队,郭艾伦与72岁女粉碰面
- 国货童装幼岚走向线下,开始做“一家人”的生意 如何赋能传统酒商提高坪效?1919推出全新“6S超级门店”
- 鲜虾饼美味可口,怎么做?| 美食烹饪技巧分享 多地频现野猪致害 如何科学防控?
- 空对空战斗还会发生吗?现代空对空战争是如何进行的? 情绪不稳定时,做这1个动作,能快速有效恢复平静
-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如何提升团队协作力?职场新人速看
- 月入20万的服装店老板,都是这样进货的!! 女装大佬亏在“播”上,基金经理梁丰入主后提拔亲信
- 妈妈纸盒做坦克儿子骄傲开回家 金晟富:10.31黄金震荡上行趋势不改!晚间初请来袭如何布局
- 西外学生:图书馆门前的梨子能吃吗?回复亮了…… 高教社疑已取消教材内46个收费点,专家称图书防盗版方式需符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