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78信息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一季度非上市险企业绩扫描:增收不增利 综合投资收益率改善 头部券商筹划“强强联合” 加快推动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建设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一季度非上市险企业绩扫描:增收不增利 综合投资收益率改善 头部券商筹划“强强联合” 加快推动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建设

发布时间:2024-10-16 15:05:41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一季度非上市险企业绩扫描:增收不增利 综合投资收益率改善 头部券商筹划“强强联合” 加快推动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建设 

一季度非上市险企业绩扫描:增收不增利 综合投资收益率改善

今年一季度,保险公司经营持续承压,5家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约830亿元,同比下降约9%。

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形势更为严峻,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据险企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统计发现,今年一季度,数据可查可比的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合计达5836.96亿元,同比增长15.19%,但合计净利润却只有25.69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的78.66亿元大幅下降。

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去年为何增收不增利?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大概率是利差损导致,对于整个人身险行业而言,如何降低利差损带来的损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数据来源:贝壳财经记者据非上市险企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整理

人身险公司增收不增利 有险企亏损超10亿

一季度,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中,亏损的险企占多数,达32家。

实现盈利的险企净利润分化也比较大。具体来看,中邮保险、阳光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健康一季度净利润均超10亿元,分别达27.54亿元、18.35亿元、17.78亿元、15.96亿元及10.36亿元。

其中,中邮保险一季度净利润出现了较大反转。中邮保险2023年年报显示,去年其出现超百亿元的亏损,净利润为-120.1亿元。年报中称,主要原因是750曲线波动影响以及投资收益未及预期所致,“按照监管规定,传统险按照750天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折现,随着750曲线持续波动导致本公司2023年阶段性大幅增提准备金,影响公司会计利润112.1亿元。”

中邮保险在年报中还称,若按新保险合同准则对2023年财务报表进行重述,2023年净利润为正。

从去年亏损上百亿元到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近30亿元,业绩大反转的原因是什么?中邮保险方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一季度业绩是近两年深推改革创新、务求价值转型的结果。包括“一主多辅、多点发力”多元渠道布局全面落地,市场化改革跑出“加速度”,“大资管”体系初步构建,清流企业文化稳步形成等。

从亏损的险企来看,一季度英大人寿、建信人寿等险企亏损超10亿元。其中,英大人寿一季度亏损12.91亿元,过去的2022年、2023年,该险企分别亏损0.45亿元及8.55亿元。

据公开资料,英大人寿成立于2007年,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其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2009 年 6 月,该险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美国万通人寿保险公司,目前持股比例为19.9%。成立第七年后,2014年英大人寿实现盈利,随后连续多年盈利,但自2022年起出现亏损,目前亏损额仍持续加大。公司方面未就亏损原因给出解释。

建信人寿今年一季度亏损12.53亿元。对此,建信人寿方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前行业处于转型升级的时期,公司也进入了发展动能转换的时期,围绕“降本提质增效”,持续提升高价值业务占比,优化业务结构,降低负债成本。

一季度非上市险企投资向好 利差损如何破局成行业难题

一季度A股表现向好,非上市险企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有所提升,从2023年一季度的1.59%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92%。

其中,德华安顾人寿综合投资收益率较高,达4.58%,中荷人寿投资收益率也超4%,达4.39%。

不过,也有险企投资收益表现不佳,比如海保人寿,今年一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06%,横琴人寿、财信吉祥人寿等多家险企今年一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不足1%。

在存量业务较高的给付成本之下,如何提升投资收益率,降低利差损是行业的一大命题。 近年来,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A股市场持续震荡,优质项目数量也有所下滑,在这种情况下,险资面临的资产荒愈发严重,如何破局?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在上月底的一场发布会上坦言,目前,保险行业的增量风险无需过于担心,最关键的是化解增量风险。“过去,险企做了挺多长期保息锁利的保单,对行业来说确实是挑战。”

朱俊生建议,要在积极的发展中缓解风险和化解风险。首先,通过规则调整来释放偿付能力非常重要。其次,投资端要改善,政策有很大空间。政策可以尝试降低权益类投资的资本占用,同时,国际经验还表明,利率下行时,保险公司提升全球配置非常重要,毕竟不同经济体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中。

朱俊生进一步表示,对于中小险企而言,监管需要更中立,同时,进行差异化监管,帮助中小险企探索差异化发展模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头部券商筹划“强强联合” 加快推动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建设

转自:证券日报

9月5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双双发布停牌公告,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一旦尘埃落定,这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A+H最大的整合案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同时,证券行业也迎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中国证券行业“超级航母”呼之欲出。

中信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表示:“此次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并购在国有企业换股并购定价、并购退市机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尝试。”

合并进度超预期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多次强调推动头部券商做优做强,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合并进度可谓超预期。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提出了行业机构建设目标:到2035年,形成2家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力争在战略能力、专业水平、公司治理、合规风控、人才队伍、行业文化等方面居于国际前列。紧接着4月份,新“国九条”出炉,并明确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6月份,上海市委领导调研国泰君安,提出加快向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投资银行迈进。

在此背景下,此次两家头部券商并购重组快速推进,体现出监管在推进证券业机构整合方面意志坚决。双方的重组也将助力上海打造匹配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航母级投资银行,做强做大做优国有资本。

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重组顺利推进,将成为首例头部上市券商间的合并,对国内证券行业来说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当前,行业内正在推进的几起并购案例中,主要涉及上市券商和非上市券商之间,多为中小券商。此次合并案涉及的主体将在“上市券商”“头部券商”两大维度实现突破。合并难度也更大,涉及A/H估值差异、国有企业换股并购定价、并购退市机制等方面,为后续其他上市券商并购提供案例蓝本,积累经验,并有望促进其他大型券商的合并重组进程。

当然,无论是中小券商之间的“互补合作”,还是头部券商之间的“强强联合”,都彰显了证券行业对于监管机构关于行业整合、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促进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

重塑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此次两家头部券商的“强强联合”,势必进一步加速行业格局优化,尤其是重塑头部券商的竞争格局。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均为上海国资背景,综合实力均位于行业前十。两家券商在业务结构和客户群体上较为相似,合并后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集约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截至今年上半年,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总资产分别为8981亿元、7214亿元,归母净资产分别为1681亿元、1630亿元。本次合并若顺利完成,新机构总资产、归母净资产将会达到国内证券行业第一,成为资产体量最大的券商。业务角度来看,合并后,预计新机构在营业部数量、投行业务净收入、利息净收入等方面均位居行业第一。

将视线看向国际市场,本起收购案也有相当的份量。据国际机构测算,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是全球范围内自2008年以来国际投行界第一大并购项目。2023年,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UBS)收购瑞士信贷银行(CS),其收购规模约为32亿美元;本次并购涉及金额接近140亿美元。另外,此次合并重组的吸收合并方式为,国泰君安通过向海通证券全体A股(H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H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合并过程中,涉及7家境内外上市实体,以及不同市场不同披露要求等方方面面,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是极为复杂的收购合并案之一。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但依旧缺乏能与海外顶级投资银行相抗衡的金融机构。头部券商之间的并购重组为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级券商,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全球影响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以当前情形测算,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后的新机构市值排名为全球券商的第十三位,为日后与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同台竞争增添更多底气与实力。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合并,不仅有利于加速地方国资资源整合、进一步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也是推动头部券商做优做强的范例,对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一流国际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进程,都有着重大意义。“航母级”券商的诞生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为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朱晓航)?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78信息网